美国外交学者网站3月8日发表专栏作者默西·郭的文章《港口的力量:中国的海上征程》称,中国作为一个海上大国的力量在扩展,如果中国积极寻求保持海上航道的畅通和安全利用,中国的海军力量将成为国际航道上受欢迎的新增力量。
文章称,从港口和航运资产、海军力量和独立性的角度来说,中国作为一个海上大国的力量在扩展。除了海军硬件,包括水面舰只,例如军舰和航空母舰以及核潜艇,中国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扩大其国际港口网络。最大的航运和集装箱企业是中国政府的战略资产,而且具有经济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然而,中国在国际水域的贸易和军事行动在当下还无法与美国匹敌,尽管军舰的数量可以与美国一争高下,而且确实超过英国、日本和印度的数量。因此,中国对美国海上实力的挑战取决于中国的所作所为和经济上的考虑。
郭称,据其掌握的数据,中国已经宣布或者完成了40个港口项目,投资大约466亿美元。其中投资额最大的五个是:坦桑尼亚(巴加莫约100亿美元)、斯里兰卡(科伦坡和汉班托特30亿美元)、缅甸(马德岛25亿美元)、澳大利亚(达尔文、纽卡斯尔、墨尔本22亿美元)和以色列(阿什杜德和海法29亿美元)。
文章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过去十多年来日益加大的政策支持。这种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鼓励购买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的资产,以获取这些地方的资源。这必然地需要用于运输的航运通道和集装箱码头。
中国还必须越来越多地注意美国的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地方,例如墨西哥和东南亚国家。这些地方的劳动力比中国更加便宜,而更加富裕的中国人不再那么愿意从事低工资的工作。展望未来,过去30年来致富的中国需要认真考虑并指导其公司进行海外投资。
这还关系到中国为自己获取海上航道,并展示其海军实力的问题。不仅是从军事实力的角度来说,而且也从合作的意义上来说——保持海上航道的畅通、打击海盗、保护国际海域。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正寻求展示其作为一个全球角色的责任。
文章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获得海上航道的重要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将中国交通不便的地区,例如中西部地区,通过铁路经过新疆等西北部省份,与东欧、中欧、甚至是西欧联系起来。与此同时,中国还寻求发展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将非洲和亚洲中东部国家联系起来,以支持地区经济发展。
有一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除了宣传中所说的宏伟目标,还有开发航道、海军支持、获取资产、补给线,以及在中东、非洲和印度洋沿岸发展政治和经济关系等战略和防务上的目标。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
文章称,中国扩大的海军力量不仅对美国有战略影响,对所有利用国际海上航道做生意的国家都有影响。如果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积极寻求保持海上航道的畅通和安全利用,那么中国可以从许多有关商业航运和保持海上航道畅通的国际合作中学到许多东西。如果中国寻求在这些行动中提供支持,就像2008年打击索马里海盗时那样,那么中国的海军力量就是国际航道上受欢迎的新增力量。
- ·中国海军首次举行授剑仪式 剑与剑柄长度有哪些内涵(2017-03-24)
- ·简氏称中俄处于合作高峰期 中国稳步增加俄进口武器(2017-03-24)
- ·军媒评日本准航母将赴南海巡航:绝不能让其搅乱南海(2017-03-23)
- ·外媒称美日澳开展安全合作 或针对中国南海活动(2015-09-30)
- ·日本将组建新型部队剑指钓鱼岛 欲严防中国海军(2015-09-30)
- ·中国人民思路广研步冲一体枪:库存数百万支
- ·德媒:“中国制造2025”挑战德国 野心不容小觑
- ·美媒:中国最担心朝鲜核导弹 朝核弹超预期美挨批
- ·外交部:个别国家在中国岛礁建设跑道和导弹阵地
- ·美媒:中国借澳大利亚将战略利益伸向南极
- ·英媒:解放军地中海军演显信心 西方抱怨很无礼
- ·台少将称若菲在南沙开战 两岸将联手出击
- ·中国第十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官兵凯旋
- ·专家:中国不挑事不怕事 美日同盟威慑不了中国
- ·习近平将出席俄纪念胜利70周年大阅兵并访问三国
- ·中国-253℃级制冷技术突破万瓦量能 打破瑞法垄断
- ·外媒:中国095核潜艇模拟舱曝光 巨大飞跃
- ·士兵突击钢七连:中国最精锐步兵连现身非洲战场
- ·西方炒作中国投资对拉美威胁 称巴西经济殖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