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称,尽管基辅和莫斯科已停止在发动机制造领域开展合作,但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或参与中俄联合研发先进重型直升机(AHL)项目,负责生产AI-136T涡轮发动机。北京将充当俄乌中间人和项目协调人的角色。如果这种间接合作的模式也破产,中国和俄罗斯就不得不自主研制发动机了——相关磋商已经启动。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2月13日报道,俄总理梅德韦杰夫10日发布命令称,俄联邦政府批准了与中国联合研发重型直升机的政府间协议。俄直升机公司表示,直升机研发的谈判工作已接近尾声,随后双方就会签署合同。
该公司与中国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有关AHL的谈判始于2008年。在中俄两国领导人会晤后,两国于2015年年中签署了框架性合作协议。组织工作由中方承担,负责直升机的研发、测试、认证和批量生产。俄方负责转让技术,提供技术建议和个别系统的研发工作。AHL的起飞重量将达38吨,货舱载重量10-15吨,最大时速300公里,航程630公里,实际升限5700米。

俄罗斯技术集团公司国际合作和地区政策部主任维克托·克拉多夫对塔斯社表示,2016年初就已明确,直升机的研制只面向中国市场,因为俄罗斯的米-17系列多用途直升机已经可以满足基本需求,超重的货物可使用经过升级的米-26直升机进行运输。但发动机的选择令AHL的设计和生产工作长期停滞不前。早在2015年5月,俄直升机公司前总裁亚历山大·米赫耶夫就曾表示,可能会选用乌克兰D-136发动机(与米-26使用的发动机类似)。
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驳斥了有关参与该项目的说法,但其后做出说明:它将直接与中国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已签署AI-136T新型涡轮发动机的供应合同。俄直升机公司遵守游戏规则,强调“有关发动机的选择取决于订货者,也就是中方”。与此同时,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隶属于俄罗斯技术集团公司)准备“在伙伴有意愿的情况下”,研究中国企业参与在PD-12B基础上研制俄发动机的可能性。相关磋商正在进行当中。

“航空探险家”网站专家弗拉基米尔·卡尔诺佐夫说,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目前都没有这么大功率的涡轮发动机。但西奇发动机公司早在苏联时期就已经研发出来了,所以中国的选择“完全可以理解”。如果西奇发动机公司出于某种原因无法供货,俄罗斯就不得不自主生产或与中国联合研发发动机。他还指出:“最终决定永远取决于中方,它对项目更感兴趣。”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运输经济和运输政策研究所首席专家费奥多尔·鲍里索夫指出,俄罗斯已经开始生产全球载重量最大的米-26系列直升机,旨在运输空降部队和大型技术装备。所以,除AHL可能具备更优异的性能外,这一中俄联合项目的前景和优势目前来看“并不明显”,对俄罗斯来说,主要优势可能是挺进一个需求量大的新市场。
- ·乌专家建议中国出兵乌克兰维和 乌俄双方都会满意(2015-09-30)
- ·美军发布航行自由报告批中方最多 俄媒发声力挺中国(2017-03-10)
- ·俄媒:泰海军司令称将延后购华3艘潜艇计划(2015-10-08)
- ·俄媒称韩保守派推动萨德部署 欲用战争解决半岛问题(2017-03-01)
- ·俄媒称中美南海博弈升级 中国海军准备回击美军挑衅(2017-02-27)
- ·中国人民思路广研步冲一体枪:库存数百万支
- ·德媒:“中国制造2025”挑战德国 野心不容小觑
- ·美媒:中国最担心朝鲜核导弹 朝核弹超预期美挨批
- ·外交部:个别国家在中国岛礁建设跑道和导弹阵地
- ·美媒:中国借澳大利亚将战略利益伸向南极
- ·英媒:解放军地中海军演显信心 西方抱怨很无礼
- ·台少将称若菲在南沙开战 两岸将联手出击
- ·中国第十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官兵凯旋
- ·专家:中国不挑事不怕事 美日同盟威慑不了中国
- ·习近平将出席俄纪念胜利70周年大阅兵并访问三国
- ·中国-253℃级制冷技术突破万瓦量能 打破瑞法垄断
- ·外媒:中国095核潜艇模拟舱曝光 巨大飞跃
- ·士兵突击钢七连:中国最精锐步兵连现身非洲战场
- ·西方炒作中国投资对拉美威胁 称巴西经济殖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