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2月27日,南极中山站油罐上绘满京剧脸谱
感叹完中国外交“长大成人”之后,今天(4日),美国《纽约时报》继续刊文分析中国外交,在题为“中国战略利益伸向南极”的文章中,作者JANE PERLEZ认为,为了能源、粮食等战略利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着更广泛的重商主义政策。去年,随着习近平访问澳大利亚,中国更是加大了对南极的拓展力度。该报道还延续老腔调称,“中国的意图正日益引发外界的担忧”。
以下为全文:
塔斯马尼亚霍巴特——对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来说,没有什么地方遥不可及。为了追寻国家的战略利益,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从欧洲各国的首都,到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上的偏僻岛屿。
因此,他去年秋天出现在南大洋边缘的这座城市,从而在另一个遥远的区域——南极洲——做上标记,也就不足为奇了。南极洲位于这个港口城市以南2000英里(约3200公里)。
他与澳大利亚政府签署了一项五年协议,允许中国的舰船在前往南极之前,在这里获得燃料和食品补给,未来中国的飞机也可以这样做。这将让中国更容易地进入南极地区,那里据信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矿物资源;大量高蛋白海洋生物;以及未来可能急需的蕴含在冰山里的淡水。
1985年,一支代表北京的团队把中国国旗悬挂在了该国的第一座南极科考基地——位于乔治王岛的长城站。那时距离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 Shackleton)和罗尔德·亚孟森(Roald Amundsen)抵达南极已经过去了约70年。

中国组织南极科考(资料图)
然而如今,中国似乎决心迎头赶上。随着中国增加了在南极科考上的资金投入,而率先探索南极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则遭遇预算停滞的问题,中国的意图正日益引发外界的担忧。
中国在这块大陆上拓展的增长速度,在《南极条约》的52个缔约国中居于首位。中国于去年设立了第四个考察站,完成了第五个考察站的选址工作,目前还在投资制造第二艘破冰船,以及新的适应冰冻环境的飞机和直升机。这项于1959年达成的君子协定,禁止在这片大陆上开展军事活动,而且希望能把它作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原生态的区域保存下来,另一个相关条约则禁止采矿。
但是,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专家表示,习近平的访问再次表明,中国已经做好了当该条约于2048年到期时——或者在此期限前被撕毁时——利用这里的资源潜力的打算。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称,“目前,我们的研究是基于自然科学的,但我们知道,人们对资源安全的担心越来越强烈了。”去年11月,他曾陪同习近平访问霍巴特,还与后者一同站在破冰船“雪龙号”上。
杨惠根表示,有鉴于此,极地研究中心最近设立了一个新部门,专门研究南北极的资源、法律、地缘政治和治理。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执行主任、澳大利亚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前高级官员彼得·詹宁斯(Peter Jennings)说,“我们不应该对更深层的议程有任何幻想——中国科学家尚未同意这一议程,但习近平却在推动这一议程,而且他的继任者很可能也会这么做。”
“这是在世界范围内所实施的更广泛的重商主义政策的部分内容,”詹宁斯说。“中国政策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就是保证长期的能源和粮食供给。”
- ·中国人民思路广研步冲一体枪:库存数百万支
- ·德媒:“中国制造2025”挑战德国 野心不容小觑
- ·美媒:中国最担心朝鲜核导弹 朝核弹超预期美挨批
- ·外交部:个别国家在中国岛礁建设跑道和导弹阵地
- ·美媒:中国借澳大利亚将战略利益伸向南极
- ·英媒:解放军地中海军演显信心 西方抱怨很无礼
- ·台少将称若菲在南沙开战 两岸将联手出击
- ·中国第十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官兵凯旋
- ·专家:中国不挑事不怕事 美日同盟威慑不了中国
- ·习近平将出席俄纪念胜利70周年大阅兵并访问三国
- ·中国-253℃级制冷技术突破万瓦量能 打破瑞法垄断
- ·外媒:中国095核潜艇模拟舱曝光 巨大飞跃
- ·士兵突击钢七连:中国最精锐步兵连现身非洲战场
- ·西方炒作中国投资对拉美威胁 称巴西经济殖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