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石油进口达到每日740万桶,美国的日进口量则只有720万桶。当然,中国4月份石油大量进口,有借国际油价低迷之际加大战略储备的缘故。但是,中国进口量持续增加可能是必然趋势。
《金融时报》文章认为,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今年下半年会持续超过美国。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第一”的帽子,中国又戴定了。
看似是桂冠,实则是高帽,问题还真不会少。
对中国而言,这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石油进口不断增加,必然消耗大量外汇。也就是说,中国创造的外汇财富,相当一部分将转移给产油国。
其次,这可能衍生为一个政治和外交问题。过去,美国卷入中东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中东的石油,美国必须确保石油安全。现在美国正逐渐从中东抽身,中国则成了中东石油的最大主顾,中东的动荡,无疑会牵涉中国的石油安全,这对中国外交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外交也在调整,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其实都是在进行宏大的布局。
比如,在缅甸修建油气管道,这样油气资源可以从印度洋港口直接通往中国云南,避开了很容易被封锁的马六甲海峡。
同理,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工程,“中巴经济走廊”正在推进中,建设重心的印度洋瓜达尔港,地理上更靠近中东,未来将有高速公路、铁路、油气管道通往中国。
还有,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签订了多个重大油气资源开发和管道输送项目,实质上也是使中国能源来源变得更加多元化。
但要确保中国石油安全,最根本的,可能还是下面三个问题:第一,能否在本土能源上有创新发现?美国甩掉“进口世界第一”的帽子,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的能源新发现,尤其是页岩气和页岩油这种“能源改变者”的大量开采。这既让美国获得了巨额的能源收益,更极大提高了美国的能源安全。
第二,如何尽可能地保证国际供应?这就需要建立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库。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量相当于150天的石油消费,国际通行标准是90天,中国则普遍认为只有六七十天,尽管目前油价已经有所上行,但仍属于历史低位。加快修建储备库,加快石油储备步伐,依然是当务之急。
第三,能否更环保地使用石油?不可否认,中国的柴油汽油虽然不便宜,但品质较欧美差了许多,因此污染更为严重。如何更环保地使用石油产品,找到其他替代能源,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和雾霾的排放,不仅关系到全球气候,更关系到我们自身的生活质量。
石油是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和战略物资,当前油价低迷,可以说给予中国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但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风险不可谓不高,必须在能源问题上有长远规划。“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其实,这也正是中国能源当前的真实写照。
- ·这小国反华最凶!如今却求中国帮忙建造铁路(2017-03-06)
- ·极右翼日本第一党成立:公开向中国宣战(2017-03-06)
- ·不惜与美翻脸:关键时刻这三国帮中国大忙(2017-03-06)
- ·美日欧最大内鬼现身 竟帮了中国天大的忙(2017-02-23)
- ·一周内歼灭中国海军 日本的狂妄从何而来?(2017-02-23)
- ·中国055排水量超万吨 或装备大量巡航导弹!
- ·中国的复合材料旋翼制造技术或早已超越俄罗斯
- ·中俄战舰地中海演习:我军054A舰击落“敌”机
- ·俄外长:俄不认为向伊朗供应S-300是政治错误
- ·美评选世界最强军队:中国排名第三仅次两国
- ·美国务卿:朝鲜试射潜射导弹系“挑衅”行为
- ·俄专家:中国列装两重型战机 能为轰6K保驾护航
- ·美国“鱼鹰”运输机着陆失败 机上人员1死12伤
- ·中国首次向俄罗斯出口国产飞机 签4架运12协议
- ·罗援:应把日本投降地申遗 把日屈辱瞬间变永恒
- ·中越两军第二次边境高层会晤落幕 签署纪要!
- ·解放军两栖坦克在海上6级大浪条件下开上登陆舰
- ·罗援:应把日本投降地申遗 把日屈辱瞬间变永恒
- ·罗援:建议将日本投降地申遗 反制日本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