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网站9月22日刊登朱利安·博格与埃玛·格雷厄姆·哈里森合写的一篇文章,题为《核项目给英中关系提出疑问?》。文章称,英国对中国核投资的门户开放政策给英中关系提出了新的问题:中国是对手、伙伴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文章称,多年来,情报官员特别是英国政府通信总部的官员一直警告说,中国的黑客攻击活动是对英国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2011年,当英国外交部宣布它击退了“一个敌对国家情报机构”对其内部通信系统的攻击时,官员们曾通报说中国是罪魁祸首。
现在乔治·奥斯本说,英国希望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为此,中国企业获准在埃塞克斯郡布拉德韦尔建造一座核电站,而这可能只是数个此类投资项目中的第一个。 它所引发的不和谐音并没有被忽视。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伦纳德说:“所有西方国家都左右为难,既希望从中国的崛起中捞到好处,又对中国的长期意图感到担忧。美国不遗余力地保护本国重要基础设施不受中国伤害——从阻止中国投资美国石油企业和风电场,到对华为等通信企业施加限制。美国对英国政府的门户开放政策感到有点儿震惊,后者欢迎华为保护伦敦地铁和运营英国核电站。”
文章称,中国已经拥有英国的相当一部分战略基础设施。国有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希思罗机场和泰晤士水务公司大约10%的股份。中国投资者买下了英国的大量港口和三分之一的旅客列车。
文章称,这也不是中国企业第一次涉足高度敏感技术。2013年,英国议会的情报和安全委员会曾抱怨“英国的外来投资政策与国家安全政策脱节”。它说,一个为审查华为卖给英国的设备而成立的网络安全机构应该由来自英国政府通信总部的人员构成。然而,后来的一次复审却允许在加大英国监督力度的情况下保留华为的人员。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防止武器扩散与裁军问题研究员马修·科蒂说,建造核反应堆提出了具体的安全问题。他说:“显然有措施来保护核电站免遭网络攻击,但眼下这是否构成风险将会是一个在英国公众中引发相当大争议的问题。想象一下,英国的核设施中有中国的承包商。出现内部人员威胁的可能性相当大。”
他说:“在与中国官员对话后,通常给出的答复是,你们不必担心,因为我们的政治制度意味着我们不会遭受那种威胁。显然,英国的监管环境有所不同,那么他们将如何应对会很有意思,值得拭目以待。”
英国国防大臣迈克尔·法伦22日在皇家三军研究所发表讲话时说:“重要的是,我们对包括中国投资在内的国际投资持开放态度,我们鼓励参与核电的其他国家了解我们的监管制度,而我们的监管制度是世界上最严格的监管制度之一。”
当被问及他能否想象俄罗斯得到类似的核项目合同时,法伦说那将“难以想象”。
文章称,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曾锐生说:“这显然表明英国的对华政策和能源政策现在是由财政部制定的,而不是外交部和能源部门。”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18日发表题为《乔治·奥斯本前往中国吸引投资》的报道称,乔治·奥斯本将于19日率领一个部长级代表团前往北京。
这是一个征兆,表明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这位英国财政大臣还是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关系。
奥斯本为期一周的访问意在吸引中国对英国的投资,包括对核电开发以及这位财政大臣所倡导的长期经济计划“北方动力”的投资。他告诉其他大臣,虽然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他希望英国不要远离中国,而是应加强与其合作。
奥斯本对中国的激情已经激怒了美国,美国对于他促使英国签约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表示不满。
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将与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分庭抗礼。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过去三年中拒绝会晤达赖喇嘛以及他对香港“民主抗议者”的低调支持也已经激怒了一些人权组织。
但是英国的魅力攻势将在下个月得到加强,届时女王将在白金汉宫接待习近平,这是2005年胡锦涛访问伦敦后中国国家主席对英国的首次国事访问。
英国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国家关系,美国却大为不满。好似英国的外交一切都得按美国的脸色行事一般。
多来年,英国的确是紧跟美国的。究其原因,英国媒体曾经披露了英国“独立核威慑”的惊人内幕:英国独立的核威慑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政治神话,实际上是美国控制着英国的核武器系统。
与美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力量不同,英国目前仅拥有单一的海基核力量,其核武器主要装载于4艘战略核潜艇上。每艘潜艇携带16枚射程达1.2万公里的美制“三叉戟”D-5型固体推进潜射核导弹,每枚导弹携带3颗当量为1 0万吨的核弹头。
然而,令英国尴尬的是,尽管英国一直是美国的铁杆盟友,但英国核力量自建成之日起,就受到美国的牵制,并且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得到改变。英国自购买“三叉戟”导弹之时起就与美国达成了如下协议:没有美政府的同意,英国皇家海军不得擅自使用核导弹。
此外,英国核政策必须服从于北约的要求,而北约核威慑力量使用原则是以美国的核政策为基础制定的。
因此,英国独立报指出:英国的核威慑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政治神话,旨在给英国老百姓一种虚假的安慰,也许英国只有跟美国闹翻,才能真正“独立”地保护自己,因为只有在那种情况下,华盛顿才会取消英国所依赖的核武器支持,英国才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独立核威慑系统。
因此“核威慑能力受制于美国使英国非常难堪。
英国前皇家海军军官们在私下也曾多次证实,美国知道英国潜艇的确切位置,而且,没有美国提供的数据和卫星系统,英军想要发射导弹几乎是不可能的。
尽管从理论上讲,英国首相可以有权下令发射这些武器,但是,美国总统拥有各种政治和军事选择,可以防止英国违反美国的意愿发动一场核战争。
如果英国同美国发生较长时间的争执,美国可以撕掉英国核大国的假象。一位研究英国对美国的依赖性的前皇家海军军官得出结论说,在美国决定撤销支持后的18个月内,英国就不再能派“三叉戟”核潜艇出海了。
英国核弹头工厂是由一家美国公司按照美国洛斯阿拉莫斯的核工厂设计建立的。
英国的启爆系统是由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设计制造的。一些核材料是从美国进口的,弹头的外壳和制导系统也是从美国进口的。四十多年来,英国的核武器图纸一直是由美国提供的。
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英国的核力量就不可能是可靠的,独立核力量的神话是英国政界最忌讳的话题,英国的核威慑依赖美国使英国付出了外交上的巨大代价。
由此可见,英国一直被美国卡住了“核脖子”使得英国没有了这样的威慑力,犹如被“阉割”了的公鸡。
只得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美国打到哪里他们也就必须打到哪里!
英国在军事上的窝囊,使得英国无可奈何。
英国可能是美国二战以来最坚定的盟友了,但是,经济困难而削减国防预算,由于缩减军费“皇家方舟”航母提前退休,新的两艘“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要到2016年才能服役,目前是空档期。英国目前唯的一艘航母都养不活了。
如今英国,要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是他们必须选择的一条路。巨大的中国市场,英国是不能扔掉的。中英货物贸易额从2009年的392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700亿美元,翻了一番。2014年,英国和中国的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907.8亿美元,增长19.6%。
近五年,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4倍;而中国对英国的投资额则以每年80%的增速迅猛增长。
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英国不可能在美国的压力下而退缩。
英国加入中国主导建设的“亚投行”,是第一个申请加入的G7集团国家,引发广泛关注。
很多人认为亚投行会对美国主导的“亚洲发展银行”以至世界银行等形成竞争。美国也对英国加入亚投行表示不满。
如今,英国财政大臣访问中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以及英国在一段时间以来,对中国的一些友好行动让美国极为不爽。
英国媒体称:“奥斯本对中国的激情已经激怒了美国,美国对于他促使英国签约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表示不满。
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将与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分庭抗礼。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过去三年中拒绝会晤达赖喇嘛以及他对香港“‘民主抗议者’的低调支持也已经激怒了一些人权组织”。
美国的这种只能自己在中国“闷声发财”,不准英国与中国交好而获得经济利益。这种霸道行径,英国当然不予理睬。
实际上让美国不爽的根本原因,也许就是美国眼看自己最“贴心”的“小兄弟”都控制不住了,欧盟国家对于美国来说过去是说一不二的,如今很多时候都不买账。
因为那些国家也有自己的国家利益所在,不可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候,仍然要让美国来指挥使自己利益受损。
由于,多极化世界的格局正在形成,而且在很多问题上,都是以中国为主导,美国的盟国都在向中国靠拢。而且中国与俄罗斯走得接近。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正在逐步走向衰落。这就是美国极为不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再则习近平主席还将访问英国,英国正在做积极准备,以及英国财长在中国进行的“示好”行动,英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在中国“发力”抢了美国的“风头”,使美国担心是否会影响到习近平访问美国,降低了美国的影响力?
不管怎样,中国的全方位外交,和平共处,友好协商这是针对全世界的,并非只是针对哪一个国家而制定的政策。
习主席到美国访问,也就是要与美国各界沟通,加强双方的合作,消除误会、减小分歧,将中美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因此美国就不要在乎英国与中国的交好!
美国咬牙切齿!铁杆小弟就这样被中国撬走了
英国在中美间玩平衡背后的大玄机?
第一则:
据香港媒体9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与卡梅伦举行双边会谈,明确要求卡梅伦“找办法达标”,否则英国可能失去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而英国首相卡梅伦此前则拒绝承诺按北约要求于明年把英国GDP的2%拨作军费开支,而英国财政大臣上周公布削减财政预算,这意味着未来英国军费将减少。
美防长卡特月初也警告英国,如果英国减少国防支出,将造成“重大损失”,并坦言“倘英国与世界脱轨,将是冒险之举,且会因为达不到2%目标,失去目前地位”。
第二则:
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地时间9日在伦敦首相府会见了到访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卡梅伦说,今年是英中关系发展的“黄金年”,英方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英方各部门已全面启动,希望与中方密切协作,积极筹备,向世界展示英中合作的积极成果和美好前景。英国坚定致力于发展对华关系,愿成为中方最开放的合作伙伴。英方愿积极推进双边贸易,大力鼓励两国企业双向投资,欢迎中方扩大在高铁、民用核能、航空、电信等领域对英投资,积极推进欧中投资保护协定谈判,支持开展欧中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
这两则消息放在一起,给人感觉是恍如隔世。试想,早在卡梅伦第一个任期头两年,他还积极反华,并为在西方突出反华形象而于2012年5月会见达赖。
那次会见,遭到中国强烈反击,他被禁止访华,两国高层交往明显冷淡。到了2013年5月,卡梅伦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然后才获得在2013年12月访华的机会。
在笔者看来,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在政治上可以用“老狐狸”来形容,找来找去恐怕非英国莫属。这不仅仅是因为英国曾是统治全球的日不落帝国,更是因为其在过去数百年当中无论自己是主导者还是跟随者,从未在大博弈中站错队。
以最近的一战和二战为例,这两场战争是新兴大国和守成霸主国家的大决战,英国是守成霸主国家,虽然最终经过两场战争失去了霸主地位,但英国从未站在失败的一方,哪怕失去霸权地位,依然可以在世界上发挥着远远超过其本身实际力量的影响力。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英国人在政治上非常保守,同时又非常善于妥协,在关键时刻总是能选择最好的位置站住。
在国内政治中,这个世界只有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一次内部政治力量博弈中没有流血就完成的革命,其它国家很难找到类似的第二个。
而在国际上,英国政治上经常是非常保守的,他们总是站在传统力量的一边,譬如对法国的拿破仑,一战、二战时对希特勒,从未向新兴大国真正妥协过;再譬如二战后,即刻站在美国一边,并第一个拉上“冷战”铁幕。
同时,英国人政治上又不失灵活性,譬如在二战后期看到英帝国大势已去,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美国旁边,愿意成为美国的副手。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上,英国人的在国际上的站队从来没错过。
但是,细心的战友应该发现,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开始执行后,英国和美国的步调越来越不一致,距离已逐渐拉开。
保守党卡梅伦时期的英国,在2010年至2015年,政治上总体是不断与美国拉开距离的,这和工党时期的布莱尔完全跟着小布什亦步亦趋完全不同。
2010年美国开始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后,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是一系列遏制、围堵战略。而英国保守党首相卡梅伦除了头两年展现反华姿态外,2013年之后开始出现大转弯,在中美之间玩起了平衡游戏。2012年12月,香港证券交易所完成对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收购。伦敦有金融城之称,他们竟将金属交易所卖给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
果不其然,在2013年为了消除卡梅伦会见达赖的影响,英国对中国展示了不少善意。而英国瞄准的则是未来空间巨大的人民币业务。2013年12月卡梅伦带领史上最大商务团队访华时,中国给了英国800亿RQFII的额度。
2014年3月底,中英宣布签署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备忘录。英国本来想第一个和中国签署这一协议,但由于前面因中英关系恶化影响而推迟,最终让德国抢了先。德国是在中英签署前的几天签署的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备忘录的。
被德国人抢了先的英国人显然想弯道超车,2014年10月14日,英国财政部就发布声明称,英国政府已成功发行首支规模为30亿人民币的主权债券。英国也由此成为中国之外第一个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的国家。
而且,这也是全球非中国发行的最大一笔人民币债券,伦敦由此进一步夯实了其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地位。正是英国对中国态度急转的2013年,中国于2013年10月由中国元首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并建议成立亚洲基础建设投资开发银行。而卡梅伦在2个月后就完成了访华,之后就是一系列更大的动作。
最大的动作还不在于前面的几个动作,而在于2014年10月中国宣布牵头建立亚投行之后。2015年3月12日,英国财政部不顾之前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和奥巴马的多轮游说,成为第一个宣布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强国。
英国宣布加入后,笔者对此第一时间做出判断,这是一个重大信号,很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事实是,这很快就引发了一轮国家加入亚投行之潮,最终包括西欧14个国家的30多个国家宣布加入了亚投行,遍布5大洲,国家总数量达到了57个。
这次国家入亚投行之潮,直接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而这一切是英国在顶住美国强压后不顾一切加入后引发的。这样的情景,不但美国人没想到,恐怕连中国都没想到能出现如此效应。
美盟友倒戈力挺中国大阅兵:铁心跟中国友好
据韩国媒体10日报道,针对日本媒体称美国施压要求韩国总统朴槿惠不要参加中国阅兵的说法,美国白宫当天对外澄清,并未要求韩总统缺席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
韩国青瓦台10日也表示,正在综合各种因素慎重考虑,总统是否出席中国纪念活动的最终结果将在下周(21日左右)正式向中方通报。
韩国媒体称,韩国外交界认为,日本媒体在安倍9月访华可能告吹时做出上述报道,动机值得怀疑,似乎不仅有意挑拨韩中关系,还意图挑拨韩美关系。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韩国媒体10日称,朴槿惠正在为是否出席中国阅兵煞费苦心。首先,她不得不考虑美国的看法。由于中国很可能利用此次阅兵对内外展示国威,为中国“站台”可能招致美国反感。但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 易伙伴和对朝问题的关键角色,因此韩国也不能无视中国的立场。

韩国总统朴槿惠
此外,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届时也有可能出现在北京,因此朴槿惠访华还可以为改善持续紧张的韩朝关系寻找突破口。安倍战后70周年谈话内容也被认为是影响朴槿惠是否出席中国阅兵活动的因素之一。
韩国媒体称,虽然还未做出最终决定,但韩国正在为朴槿惠访华寻找各种“理由”,这其中包括出席在上海重建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大楼的开馆仪式。
- ·这小国反华最凶!如今却求中国帮忙建造铁路(2017-03-06)
- ·极右翼日本第一党成立:公开向中国宣战(2017-03-06)
- ·不惜与美翻脸:关键时刻这三国帮中国大忙(2017-03-06)
- ·美日欧最大内鬼现身 竟帮了中国天大的忙(2017-02-23)
- ·一周内歼灭中国海军 日本的狂妄从何而来?(2017-02-23)
- ·中国055排水量超万吨 或装备大量巡航导弹!
- ·中国的复合材料旋翼制造技术或早已超越俄罗斯
- ·中俄战舰地中海演习:我军054A舰击落“敌”机
- ·俄外长:俄不认为向伊朗供应S-300是政治错误
- ·美评选世界最强军队:中国排名第三仅次两国
- ·美国务卿:朝鲜试射潜射导弹系“挑衅”行为
- ·俄专家:中国列装两重型战机 能为轰6K保驾护航
- ·美国“鱼鹰”运输机着陆失败 机上人员1死12伤
- ·中国首次向俄罗斯出口国产飞机 签4架运12协议
- ·罗援:应把日本投降地申遗 把日屈辱瞬间变永恒
- ·中越两军第二次边境高层会晤落幕 签署纪要!
- ·解放军两栖坦克在海上6级大浪条件下开上登陆舰
- ·罗援:应把日本投降地申遗 把日屈辱瞬间变永恒
- ·罗援:建议将日本投降地申遗 反制日本逆流